2021-08-18
新材料在線4月8日訊:氫氣(H2)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青睞。目前膜分離是獲取H2的主要方式,但商用薄膜的滲透率不高。近年來,具有剛性網絡結構和完美孔結構的微孔固體材料(如沸石和MOF)取得了長足進步,這類材料制成的薄膜具有高滲透性,選擇性也不錯。多孔有機籠(POC)和微孔聚合物(PIM)雖然可以進行溶液加工,但是結構穩定性不足。共軛微孔聚合物(CMP)是一種通過芳基-芳基共價鍵互連的π...
2021-08-18
德國赫姆霍茨柏林中心太陽能燃料研究所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用一個簡單的太陽能電池與金屬氧化物光陽極,實現了光能轉氫率5%。這是個突破,因為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比通常采用的三聯點非晶硅薄膜或是—半導體高性能電池要簡單得多??蒲腥藛T稱,他們將化學的穩定與金屬氧化物的廉價這兩個優點結合起來,與一個相對簡單的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組合到一起,最終獲得了一個成本低、穩定性好而功能強大的電池。以德國每...
2021-08-18
目前的車用太陽能電池板不僅笨重,而且也無法為汽車提供足夠的電力,大大限制了太陽能在汽車領域“大顯身手”的潛力。荷蘭科學家采用磷化鎵納米線網格,利用太陽能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生成的氫燃料電池可以為汽車供電,標志著太陽能汽車又前進了一大步。相關論文發表在《納米·通訊》雜志上?! 〈鸂柗蛱乩砉ご髮W的納米科學家埃里克·巴克斯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最新研究中使用的磷化鎵納米線長度約為500納米,厚度約為9...
2021-08-18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副教授卡倫·布伊與研究小組最新設計出一種新型可充電流體電池,無須依賴于造價高昂的間隔膜來生成和存儲電能。流體電池原型每平方厘米產生的能量是其他間隔膜電池系統的3倍,其功率密度以數量級高于多數鋰離子電池和其他商業和實驗能量存儲系統。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稍偕茉凑饾u由輔助能源變為主導能源。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不連續...